每年一到秋天,隨著氣溫降低,光照減少,人們在享受季節更迭的同時,身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隨之下降。流感,這一人們熟悉的“老朋友”也將如期而至。大多數人并不認為流感是種嚴重的疾病,喉嚨痛、流鼻涕、肌肉酸痛——這些典型的癥狀往往與重感冒無異。
在新冠流行以前,流感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一個實行全球監測的傳染性疾病。據世衛組織統計,季節性流感每年導致29萬至65萬人死亡。流感的破壞力之所以如此猛烈,部分原因在于這一病毒的變異速度快,過去感染過流感病毒的人們并不能對新病毒產生防御能力。
在我國,流感是被嚴重低估的傳染病,每年感染流感的群體龐大,其帶來的健康風險和疾病負擔遠比想象的厲害。學者對我國不同年份不同城市所開展的流感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的薈萃分析得出,2011-2019年中國每年流感發病人數約為8400萬-14400萬。2010-2011至2014-2015流行季,我國平均每年有8.8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其中大于60歲的老人流感相關超額死亡數占全人群的80%。兒童發病風險約為成人的1.5-3倍;孕婦在妊娠期間感染流感增加重癥和死產風險。一項系統綜述分析了我國流感所致經濟負擔,其中全年齡組門診病例768-1000元/人次、住院病例平均9832元/人次,5歲及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老年人住院病例的直接醫療費用遠高于其他人群。
和很多新傳染病不同,對于流感科學家們已經十分熟悉,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根據全球監測情況對流感疫苗抗原組分進行更新,并提供用于制備疫苗的候選毒株,供工業界研發最新的流感疫苗。盡管新毒株的變異讓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存在波動,但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流感及并發癥最為經濟有效的手段,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將老人等推薦疫苗接種人群的接種率目標設定為75%。在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僅2%-4%。
“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狀況很不理想?!敝袊膊☆A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副研究員彭質斌曾在2022年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上披露,2021~2022年流感季,疫苗接種率僅為2.46%,同比下降。
因為接種率太低,每年企業流感疫苗的報廢率更是高達20%-40%。如何提高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保護大眾的公共健康一直是長期困擾公共衛生研究者的難題。
三大因素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教授團隊對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并為促進我國流感疫苗接種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議,該文章作為昆山杜克大學“疫苗交付研究創新實驗室”項目產出成果發表于2023年9月12日。
流感疫苗接種率這么低,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馮錄召教授的研究指出,三種因素影響了我國的流感接種率:
一是對流感病毒和流感疫苗的認知誤解帶來的疫苗猶豫行為。調查顯示,“認為自己身體好,不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即使得流感也不會造成嚴重后果”是導致人們產生流感疫苗猶豫的主要原因;超過40%的公共衛生人員認為流感不會導致嚴重的疾病,18%的公共衛生人員和45%的醫務人員表示自己對解答流感疫苗相關問題缺乏信心。
二是費用與流感疫苗接種率密切相關。在我國,流感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需要自費接種。近年來,一些省市將流感疫苗納入地方免費范疇,大大提高了局部地區的疫苗接種率。中國疾控中心調查顯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的地區人群接種率可超過50%,享受醫保報銷政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接種率,而自費人群的接種率僅有1.8%。
三是當前預防接種體系與實際需求不匹配。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是最佳時機,我國每年的接種工作集中在9-12月份。當前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服務主要依托于兒童免疫規劃預防接種門診,多數接種點僅在工作日開設1-2個半天提供流感疫苗接種,這與每年集中釋放的接種需求不相適應。從接種服務角度導致供不應求,接種服務預約困難,造成可及性和便利性差。
他山之石
1918年流感大流行襲擊的強度和速度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感染了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一(約5億人)。在這之后,各國都在積極建立防御流感的公共衛生體系,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推進措施。
讓人們主動接種疫苗,是各國公共健康行動的重中之重。截至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有65%(128個國家和地區)將老年人、醫務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或公共衛生項目。
馮錄召教授曾任WHO免疫專家咨詢委員會(SAGE)流感疫苗工作組成員,現擔任WHO新型流感疫苗全方位價值評估咨詢組專家。他研究了多個國家的流感疫苗接種促進策略,發現許多國家在政策倡導、提升疫苗接種的可及性、激勵疫苗接種服務提供方的積極性、監測流感疫苗接種行為與社會驅動因素等方面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其干預措施有效提高了流感疫苗接種率。
研究發現,不少國家將流感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或出臺強制接種策略。譬如,美國和加拿大衛生行政部門為減輕醫務工作者及患者的感染風險,規定醫務工作者和養老院工作人員強制接種流感疫苗。其次,大力提高接種服務點數量和便利性,在北美和歐洲各國,流感疫苗接種點已涵蓋藥店、超市、私人診所、醫院等多種場所。落實服務提供方的激勵政策也是有效手段。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將重點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種率作為醫務人員的績效考核指標。英國則通過向全科醫生提供流感相關宣教材料,同時實施績效激勵策略,鼓勵醫務人員完成既定流感疫苗接種率目標后,給予經濟或物質激勵,促進醫務人員接種和推薦流感疫苗。
此外,一些創新性的激勵措施也可提升醫務人員的接種意愿,2017年,英國伯明翰兒童醫院等機構實施一項接種行動,當一名醫務人員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后,醫療機構將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或母親捐贈10支破傷風疫苗,該措施使這些機構的醫務人員流感疫苗接種率達到95.7%。
對于流感疫苗需求的不確定性和毒株的多樣性帶來的采購挑戰,“疫苗交付研究創新實驗室”曾總結發達國家經驗,發現在采購過程中通過數量承諾等方式將量與價掛鉤往往有利于壓低價格。例如,英國在招標過程中允許廠商根據不同的采購數量給出不同的報價(往往采購量越大價格越低),從而可以有效地利用規模經濟,同時降低廠商風險。加拿大政府會在授予廠商合同之前要求各省或地區對其需求量進行估計,并要求各省或地區至少購買其估計量的75%,從而形成對廠商的數量保障。同時,政府采用長期合同降低廠商的風險,降低了疫苗采購的價格和增加疫苗供給的穩定性。
對大眾而言,廣泛的科教宣傳也不可或缺。歐洲15個國家流感疫苗接種情況提示,政府部門對流感疫苗接種率的監測、發送免費接種疫苗的短信提醒是促進目標人群接種的重要影響因素。美國則通過媒體宣傳,不僅將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種率提高了8%,還將接種時間提前1.8-4.1天。
這些以國家為主導的措施效果顯著,以老年人為例,巴西接種率高達89%;英國65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率自2004年以來一直維持在70%以上;美國多年維持在60%以上;加拿大、西班牙、新西蘭約為60%-70%,法國、澳大利亞、日本約為50%-60%。
策略建議
接種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罹患流感及并發癥的風險,有效減少流感相關疾病的門急診、住院和死亡人數,成本效益十分明顯。2020年以來,科學家們監測發現,流感與新冠病毒呈交替流行趨勢。已有多項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合并感染會加重患者住院風險,并使患者的病情復雜化。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斷強調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但提高接種率依舊困難。針對我國流感接種率偏低的現狀,馮錄召教授團隊提出了如下策略建議供政策制定者參考:
疫苗猶豫讓不少本該接種流感疫苗的群體處于“裸奔”狀態?!敖】到逃龖槍妼α鞲屑耙呙绲恼J識誤區,找準有效途徑,特別是針對老年人、中小學生等免費項目覆蓋的人群,研究接種的影響因素和有效干預措施,開展精準的宣傳與科普?!痹隈T錄召教授看來,各地應該積極提高公眾對流感的認識,增強疫苗信心。
對于重點人群,研究則建議逐步推行老年人、中小學生、醫務人員等流感疫苗免費接種,力爭將流感疫苗接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疇。他們還鼓勵各級醫療機構設立成人預防接種門診,通過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等不斷強化醫務人員的公共衛生和預防職責,探索醫務人員開具疫苗的處方權,將預防接種工作納入醫療機構考評體系,提高醫務人員推薦接種流感疫苗的積極性。
此外,針對每年流感疫苗報廢率較高的現象,可借鑒國際經驗,與企業簽訂流感疫苗長期 (如不低于五年)的合同,帶量采購、以量保供,不僅能分擔市場風險,還能確保企業產能穩定增長。避免出現年年生產,大量報廢的局面出現。
人們不知道何時會再遇到一場流感大流行,但流感大流行不排除會再發生。正如世衛組織所言:有效的大流行應對措施的核心是一個強大、資源充足的衛生系統。其中包括訓練有素的衛生工作者;有效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體系;優質的快速診斷實驗室服務;獲得包括疫苗在內的醫療產品;用于跟蹤和報告疾病病例的可靠系統。
2023年8月,美國免疫實施咨詢委員會(ACIP)更新了2023-2024年流感疫苗成分變化和接種建議,提醒公眾最好在9月或10月接種疫苗。在國內,目前2023-2024批次的流感疫苗各地已經到貨開放預約了。根據中疾控監測數據,7月底開始南方個別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一直略有上升。對于個人而言,面對流感這一季節性流行病,主動防護,積極接種疫苗,讓病毒的危害降至最低是可以身體力行的選擇。
來源:南方周末